朱小地:乡村是建筑与自然的和谐 | 遇见 · 夏木塘
编辑 | L.
遇见夏木塘
遇见 · 二十种乡村生活方式
遇见 ·二十所建筑高校
遇见·二十位建筑师
夏木塘,期待“遇见”你
2018年6月,“遇见夏木塘”在江西万安夏木塘村正式启动。遇见夏木塘之遇见建筑师,由数位建筑师甄选夏木塘村内建筑、场地,以设计的力量,通过针灸的手法,采用小尺度介入的方式,在不破坏原有环境风貌的基础上,为夏木塘增添多样性和趣味性。引入新的业态,促进整体升级。以点带面,带动整个村镇的振兴。
在未来的一个月中,我们将陆续为大家揭晓此次“遇见”的建筑师,并带来他们对乡村建设的独特解读。此篇将带来第一位建筑师——朱小地以及他“遇见”的夏木塘。
“遇见” · 夏木塘
水本万物之源,林为庇荫之处
临水而建,山林环绕,乃桃源之居所
江西省万安县枧头镇,原有“上下木塘”二村,其中“下木塘”村季竹木林立,山花开遍,故而更名为“夏木塘”。这里气候温暖宜人,四周稻田连绵,村民淳朴善良。
夏木塘村,一个位于江西省的小乡村,背靠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区位优势明显,在峥嵘历史的历程上占据着小小的一隅。这里自然景色优美,古树繁茂且造型奇特;乡野风光怡人,鸡犬相闻,村庄房屋错落有致,优良的生态环境与村落的建成环境交相辉映。
©UED
在乡村建设的浪潮中,经历了上一轮美丽乡村建设的夏木塘,虽着力发展“中华民间游戏村”的特色,但村落发展问题并未得到切实解决。现在的夏木塘,传统民居与新建民宅并存,村落传统的格局和肌理保存完好。它正以承袭而来的自然风貌与人文民俗,等待新一轮的发展和更新。
国家推动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为夏木塘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遇见夏木塘
时间:2018年6月-8月
地点:江西省夏木塘村
CBC建筑中心发起的“遇见夏木塘”,以“趣村”为主题,探讨如何通过设计的力量激活乡村,重塑乡村。来自不同地域的知名建筑师、设计师受邀对夏木塘村的院落或场地进行改造,将新的风貌带入传统乡村,以“针灸式”的建筑改造带动整个夏木塘村乃至辐射周边区域。
这是一次对乡村发展的集体思考,对未来乡村的展望,对乡村振兴模式的探索。“遇见夏木塘”旨在为乡村引入新的生活方式和优质业态,从最基本的层面,创造满足乡村需求、适应乡村现状、引领乡村发展的功能布局。此次事件,通过“趣村夏木塘”聚合、发酵、升华,探索如何赋予夏木塘村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的纽带,从而达到从功能到生活方式的全面提升。
“遇见” · 朱小地
“建筑是要用一生去求索的理想和境界。”
朱小地
198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现任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朱小地工作室主持建筑师、清华大学双聘教授。
朱小地认为在全球化时代,建筑应该有能力重构人与自然、人与历史的关系。他相信创造性来源于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情感,因而每一项设计都是唯一的、与场地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他善于将复杂的建筑问题进行观念整合,通过激发观众在空间中动态的心理体验,引发人与时空的对话,借此拓展建筑理论和设计的边界。
近期设计作品:北京副中心行政办公区规划与设计(2017),“北京坊”集群设计(2017),王府井口袋公园(2017),天安时间艺术空间(2016),前门东区草场4条36号院(2016), 前门东区西打磨厂街222号院(2016),“又见敦煌”剧场(2016),科尔沁名人博物馆(2015),“又见五台山”剧场(2015)。
©UED
6月11日,朱小地到夏木塘村踏勘选址,并于当日接受了UED的独家专访。
采 访
遇见 · 夏木塘
Q1:对夏木塘之印象。
夏木塘村的建筑与建筑之间,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空地,这些空地可能是竹林、庭院,或者遗留下来的当地的砖石、夯土堆叠的残垣断壁。从这些空间中能感受到村庄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而形成的特有的空间形态、文化积淀和历史传统。
Q2:在乡村建设过程中应当前瞻性地思考哪些问题?
我认为,乡村振兴、乡村建设已经到了时代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乡村发展的一个必经的重要环节。在过去几十年的建设过程中,我们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城市,对乡村的关注比较生疏。建筑师所积累的设计经验大多是关于城市的,而乡村这种特定的环境,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切忌不要过多地依赖过去的经验、能力和既有的成果,而是要更多地向乡村学习,理解乡村发展现状和背后的历史成因,延续乡村固有的自然形态和情调。如果盲目地设计可能有失偏颇,将乡村按照城市建设的模式发展而过度设计,则有可能造成不可逆的新的伤害。
因而,我们更应该有谨慎的态度,无论是保护,还是改造,所有活动都应该找到准确恰当的语境,通过设计给夏木塘带来新的机遇。无论是当地村民,还是旅游者,他们对夏木塘的期待应该是我们为之努力的设计方向。
Q3:您认为夏木塘的整体设计可以有哪些切入点?
夏木塘村的改建应该从整体景观提升的角度做起。首先要明确的是夏木塘村的自然文化和景观价值所在,这样才能提升村落整体的文化价值。村庄公共空间的核心可以围绕水塘展开。其次,在踏勘时我注意到现有的一些公共设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那我们在改建的时候可以想办法把防护措施和空间节点整理结合起来,避免只用一个围栏隔开游客和景观的距离。公共空间是通过让人与自然的互动才能获得感知,并非单向的靠一种机械化的娱乐方式来达到趣味性的目的,应该能够让人们能够借此来感知乡村的自然景观以及与自然景观亲密接触之后收获愉悦的心情。
Q4:您这次“遇见夏木塘”的设计思路和策略是什么?
从宏观的角度看待乡村振兴,不应该把注意力简单地锁定在建筑上。我们谈到的乡村是建筑与自然和谐的相互关系,这才是乡村的本质。乡村的特性,例如开阔的空间带给人心旷神怡的感觉,用现代的方法和形式把这些特性表现出来,这是我会思考的方向。
建筑对社会意味着什么——它不仅仅是房子,而是空间,是人与人的关系。建筑为当地人与当地人,当地人与外来人,外来人与外来人提供相互接触的空间。
夏木塘有一片树林,在它下凹的部分,可以用石头做连续的台阶,供人们在夏季享受一片阴凉,同时也是开放的公共场所。如果有集会,演讲人可以用一种更休闲的状态与大家进行交流。场所可以带给人们片刻的安宁和放松,我认为这是夏木塘以后吸引人的地方所在。
作为当代建筑师,我们应该为乡村带入新的理念,注入新的文化,并且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相结合。通过这样的工作弥合城市与乡村的差异,使其产生更多的联系,为不同生活环境的人们创造更多交流的机会。
Q5:您如何看待建筑师从建设者到文化注入者这一角色的转变?
建筑学的学生们大都对于专业是很有热情和兴趣的。建筑专业的学习,以及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会从专业的知识,变成一种思想和态度。它会超越专业层面的内容,给建筑师提供一个价值观,一种审美取向,让我们以建筑师的身份和思想去观察社会,与现实问题、现象发生碰撞。
实现对专业的超越,这是一种能力,而这种能力也在不断变化。从简单的利用技术手段与社会进行职业交换的角色,到建筑学知识结构持续完善带来思维方式发生变化,才能担当起为社会提供更加完整、准确的解决答案的角色。
作 品
近期项目回顾
“墙上痕、树下荫”
王府井街道整治之口袋公园
北京市东城区,2017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朱小地工作室
“墙上痕”、“树下荫”,这些旧日北京城生活最寻常的细部,在今日渴望着一种存在的合理性。通过对空间的划分,不同尺度的层次处理将城市空间的复杂性呈现出来,为多种人群创造共同的公共空间,提供对话与交流的可能性。墙上痕作为这片场地新的介入和存在,其材料是现代的钢,造型是当代的曲线,这些外在明确着它的『新』的属性,但墙上痕图案是传统的砖,在与其背后老墙的交相辉映中,暗示了它与旧对话的关系。新的介入并不是打破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而是在新旧对话中建立起场地延续的文脉,能够相互共生。
北京草厂四条36号院
北京老城保护发展中心
北京市东城区,2016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朱小地工作室
在前门东区旧城保护性修缮过程中,草厂四条36号被定位为北京老城保护与发展中心的功能。长久失修的四合院木构框架已经不能承担结构支撑作用,但简单地拆除、进行重建显然会断送近百年的建筑物所承载的文化信息,此次改造工作力主保护完整的木构体系,包括不同年代在使用过程中进行的无数次的修改和维修所形成的痕迹,均被以考古的方式保留。并在木结构的内部建设新的玻璃材料围合的空间,满足现代使用需求。同时,在木构框架的顶部设置了透明的聚酯瓦顶,使木框架得以很好的保护。
专属剧场
又见五台山
山西五台山,2015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朱小地工作室
体验式戏剧《又见五台山》的专属剧场,位于五台山的重重山脉之中。建筑师在从室外到室内的过渡空间中,塑造观众的心理,建立人与建筑之间相互交融的关系。剧场均采用了不同材质的表皮,包括石材、玻璃和不锈钢等材料,通过反这些材料的反光和透射的特点,将体量化解为不同尺度的起伏的图案,不同程度地影照着周围的景象,蓝天、白云、山峦、树木,也包括身处其间的观众,一切尽在似有与似无之间,极大地消解着建筑物的轮廓线,破解建筑体量对周围环境的压力。